
全國咨詢熱線:185-9586-8333
在綠色養殖和資源循環利用理念的推動下,小型養殖場通過發酵處理畜禽糞便、有機廢棄物等,將其轉化為優質有機肥,既能解決污染問題,又能創造額外收益。而發酵罐作為發酵過程的核心設備,其類型的選擇直接影響發酵效果和養殖效益。目前,市場上常見的發酵罐主要有立式和臥式兩種,小型養殖場該如何抉擇?本文將從多維度對兩者進行分析,為小型養殖場提供選型參考。
立式發酵罐:空間利用與溫和發酵的優選
結構與工作原理
立式發酵罐呈垂直柱狀結構,罐體通常采用不銹鋼或碳鋼材質,密封性良好。內部設有攪拌裝置,一般為多層攪拌槳葉,通過電機驅動,使物料在垂直方向上循環翻動。工作時,物料從頂部進料口進入罐體,在攪拌槳葉的作用下,由底部向上提升,再從頂部向四周灑落,形成物料的循環運動,同時配合通風系統,為微生物發酵提供充足氧氣 。
適合小型養殖場的優勢
占地面積小:小型養殖場往往場地有限,立式發酵罐垂直的結構設計,占地面積僅為臥式發酵罐的 1/3 - 1/2 。例如,一個日處理 1 - 2 噸物料的小型立式發酵罐,底部直徑可能僅 1 - 1.5 米,高度 3 - 4 米,能夠靈活安置在養殖場的角落或狹窄空間,有效節省場地資源。
操作簡便:立式發酵罐的操作面板設計簡潔,新手經過簡單培訓即可上手。一些小型立式發酵罐還配備了自動化控制系統,可實現自動進料、攪拌、通風等功能,減少人工干預。例如,用戶只需在控制面板上設定好發酵時間、溫度等參數,設備就能按照程序自動運行,降低了操作難度和人工成本。
發酵溫和:其攪拌方式相對溫和,對物料的剪切力較小,適合處理含有纖維結構的物料,如秸稈與畜禽糞便混合發酵。在發酵過程中,能較好地保留物料中的纖維結構,使發酵后的有機肥具有良好的蓬松度和透氣性,有利于農作物根系生長。
局限性
立式發酵罐單次處理量相對較小,一般日處理量在 0.5 - 3 噸左右,對于物料處理需求較大的養殖場可能無法滿足。而且由于物料在垂直方向運動,可能存在上下層物料發酵程度不一致的情況,需要延長發酵時間或加強攪拌來保證均勻發酵 。
臥式發酵罐:高效混合與大規模處理的代表
結構與工作原理
臥式發酵罐呈橫向圓柱狀,罐體水平放置。內部的攪拌軸貫穿罐體,軸上安裝有螺旋葉片或槳葉。工作時,攪拌軸旋轉,帶動葉片推動物料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復運動,使物料充分混合、翻動。同時,罐體配備通風管道,向內部輸送空氣,滿足微生物發酵需求 。
適合小型養殖場的優勢
1、處理量大:臥式發酵罐的罐體容積較大,日處理量可達 3 - 10 噸,適合物料產生量較多的小型養殖場。例如,養殖規模較大的養豬場、養雞場,每天產生的糞便量大,臥式發酵罐能夠快速處理大量物料,避免因物料堆積造成環境污染。
2、混合均勻:物料在水平方向上的充分攪拌,使其混合均勻度更高,發酵更充分。無論是不同種類的有機廢棄物混合,還是添加發酵菌劑,臥式發酵罐都能確保物料與空氣、菌劑充分接觸,加快發酵速度,提高發酵質量。
3、適應性強:可處理各種特性的物料,包括濕度較大、粘性較高的畜禽糞便。對于一些難以發酵的物料,臥式發酵罐強大的攪拌能力能將其打散、混合,保證發酵順利進行。
局限性
臥式發酵罐占地面積較大,一般需要專門規劃一塊較大的場地進行安裝。設備成本相對較高,包括購買費用、安裝費用等,對于資金有限的小型養殖場來說,前期投入壓力較大。而且運行過程中能耗較高,維護保養也相對復雜,需要定期檢查攪拌軸、軸承等部件,增加了運營成本 。
小型養殖場的選型建議
根據養殖規模和物料量選擇
如果小型養殖場養殖規模較小,每天產生的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物在 3 噸以下,立式發酵罐基本能夠滿足需求,其占地面積小、操作簡便的特點,適合場地和資金有限的情況。若養殖規模較大,日物料處理量超過 3 噸,則臥式發酵罐更合適,能夠高效處理大量物料,保證發酵效率 。
考慮物料特性
若養殖場主要處理含有較多纖維的物料,如秸稈與糞便混合發酵,立式發酵罐溫和的攪拌方式可保護物料結構,更有利于發酵出優質有機肥。若處理的物料濕度大、粘性高,臥式發酵罐強大的攪拌和混合能力能夠更好地應對,確保物料均勻發酵 。
結合資金和場地條件
資金預算緊張且場地有限的小型養殖場,立式發酵罐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,其較低的成本和較小的占地面積,能在有限條件下實現有機廢棄物的發酵處理。而資金充裕且有足夠場地的養殖場,臥式發酵罐雖然前期投入較大,但從長期大規模處理物料的角度來看,能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益 。
小型養殖場在選擇發酵罐時,需要綜合考慮養殖規模、物料特性、資金預算和場地條件等因素。立式發酵罐和臥式發酵罐各有優劣,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,只有是否適合的區別。通過理性分析和對比,選擇最適配的發酵罐,能夠幫助小型養殖場實現有機廢棄物的高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,在環保的同時創造更多經濟價值。